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案

北京教案

时间:2024-07-16 10:25:14
精选北京教案范文集合七篇

精选北京教案范文集合七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京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喜欢的词句。

3.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激发学生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图片投影、生字词卡片、课前请学生搜集有关北京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新旧迁移引入新课

1.(投影出示:二年级上册中《北京》一课的有关图片。)大家还记得这些美丽的地方吗?咱们再来回忆一下《北京》那一课中是怎么写的。引导学生背诵与图片相对应的句、段。

2.多美的景色啊!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北京白天的风光,你们想进一步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专写北京夜景的课文。(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思考:北京的夜晚是怎样的?可用文中的词语表述。

2、 配乐播放北京夜景图片。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小朋友们,让我们用眼睛用心灵去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吧!你们看……..

3、你们感受到北京夜景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指名回答)

4、作者感受到的美是否跟我们一致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把课文通读顺。

5、交流认读生字。

6、分自然段读课文,划出课文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点?

三、图文对照,读中感悟。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请大家自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把北京想象成什么?(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2、 谁能把这一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呢?(指名读,齐读)相互评价后悟出应把“亮”和“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重读。

3、 质疑。(理解“夜幕降临”)

四、复习巩固

五、写字

第二课时

一、 小短文复习生字:

夜晚的北京十分迷人,闪烁的霓虹灯和马路上的街灯犹如仙女脖子上的项链,它们和天上的繁星争夺绚丽的光环。幢幢高楼,临街超市,人群涌动。北京正焕发着青春,展现着活力,北京将揭开新的辉煌的一幕。

二、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现在,让我们到东西长安街走走。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一共有几句?你喜欢哪一句,读一读,说说理由。(指名回答,相机出示长安街、天安门城楼、广场四周的夜景图片以及相应的句子)

2、 多美的夜景啊?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再结合图理解词或句子的意思。

3、 全班交流。

重点借助图片理解:“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灯光闪烁”“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轮廓”等词语以及相关句子的意思。例如:理解“华灯高照”时先引导学生从课件图片中找到长安街,再找到整齐排列在路边的灯树,引导学生懂得像图上那样高大而放着光芒的灯就叫华灯,它们居高临下地照射着路面就叫高照。

4、指导朗读。(范读、指名读,配乐齐读)

(二)学习3—6自然段。

1、 指名分段读3—5自然段,其余生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描写了哪儿的夜景?

2、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3、 出示学习提示:

(1)与同桌选择自已喜欢的自然段学习。

(2)自由朗读学习内容,找出你觉得美的地方,并说说美在哪?

(3)和伙伴交流学习体会。

(4)美美地读一读选择的内容。

4、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拨突破难点)

a、 交流提示(2)

b、 观察立交桥夜景图感受“道道彩虹”。

说话训练:仿照句子: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喷泉灯犹如( )。

(以下视情况进行)照明灯犹如

草坪灯犹如

礼花灯犹如

c、 结合生活实际认识橱窗、广告、霓虹灯并感受它的美。理解“绚丽多彩”“繁华”等词语。

d、 结合课文插图理解“倒映”“银光闪闪”并指导读好长句:“一束束灯光照着古老的故宫………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读了第五小节,你有什么问题?“古老和年轻”矛盾吗?为什么?

5、指名读:你喜欢北京哪儿的夜景,请你读一读

6、配乐齐读3—5自然段

7、激情朗读最后一段

今天,我们跟随着作者欣赏了北京的夜景。感受到北京的辉煌、亮丽。(重温几张夜景图)此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最后一个自然段应当怎样读呢?(齐读最后一段)

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课外拓展,升华感情

1、 古老的北京,在不停地书写新的一页,不停地画着新的图画,我们的首都北京,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此时你想对祖国说什么?又想对全世界的朋友说什么呢?

2、 我骄傲,我自豪,因为我生活在美丽富饶的中国。同学们,让我们齐唱一曲<>。

3、 课后观察研究一下,自己的家乡——温州,哪些地方的夜景也很美,可以画下来也可写下来。

四、写字

五、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已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北京亮起来了

灯 光 长安街:华灯高照

的 的 环形路:道道彩虹 明 辉

海 世 王府井:焕然一新 亮 煌

洋 界 故 宫:银光闪闪

北京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重点词句自主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

3、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重点词、句的理解。

教学准备:北京夜景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它是一座闻名世界的古都,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

北京白天的风光很美,可是你们知道吗,北京的夜景更迷人。你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北京的夜景呀?

2、复习字词:听说咱们要去北京看夜景,有几个词语朋友也闻讯赶来,要与咱们结伴而行呢,大家欢迎吗?那就让我们跟它们打声招呼吧!(课件出示词语认读)

二、整体感知课 ……此处隐藏5660个字……p>熟读课文,了解北京胡同的相关知识。

二、激趣导入

如果在繁忙的学习之余,突然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让大家去外面旅游一次的话,不知你们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学生会出现很多思路,教师必须善于把握机会,抓住切入点,把话题引向正题——北京,进一步导入课题。)俗话说的好:“不到长城非好汉”,但是还有一句话,不知大家是否听过,那就是“如果你去北京,有一个地方你不去的话,就等于没去过北京,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对,就是北京的胡同。今天我们一起通过冯雪梅的文字去领略一下北京的胡同。

三、探究感悟:

(一) 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北京胡同的独特景色深深吸引了作者,文中哪些地方是在描写北京的胡同?

生:自由朗读课文,找直接写北京胡同的文段。

师:作者在描写胡同时是带有很深的感情的,充满着一种美感。比如对北京胡同中晾衣绳的描写,对推车卖货的老人的描写,请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进行点评。 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

师:细读文中描写北京胡同的文字段落,想一想北京的哪些地方让作者留恋?

生:默读文字,谈自己的

(二) 精读课文,深入分析

师:文中除了描写北京的胡同之外,还描写了哪儿的巷子?

生:写了作者自己家乡的巷子。

师:课文的题目是北京的胡同,但在文中却还写到作者自己家乡的巷子,请问这样写是不是偏题了?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这是一种以宾衬主、以实补虚的写法。首先,家乡同北京一样,也有着“苍凉的历史”,它们有许多相同的地方,给了作者许多共同的感受。其次,作者在北京成长,但没有在四合院里住过,她那种“回归从前的愿望”,植根于她曾经生活过的家乡的小巷。写出家乡的小巷带有的尘埃气息的旧事,才能表达出像作者这样的都市人“回归从前的愿望”。 3 师:文章除了运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之外,还运用了哪种呢?

生:议论。

师:请学生讨论评价认为精彩的议论文段。

师:重点讲解作者所认为的“不变”、“永远不变”的东西是什么?

生:“温煦、质朴和对待生活的韧性”。

师:你觉的上海的弄堂是不是也能给你这样一种感觉呢? 生:自由回答,应该有自己的观点。

师:这些议论性文字在文中大篇幅的出现有必要吗?

生:思考、论论、回答

师:这些议论性段落穿插于记叙的文字之中,形成一种夹续夹议的结构,不仅把文章中对家乡小巷的描写与对北京胡同的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深化了对胡同的叙述,直接揭示出文章的主旨。

四、 拓展迁移:

根据自己的见解,写一段文字,说说你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

句话的理解。

板书设计:

北京的胡同

冯雪梅 四合院 路边的树 晾衣绳

北京的胡同 推车卖货的老人 车铃声

炒菜作饭的响动及其香味

树下聊天的人 温煦、质朴和对待生活 韧性

路边的树

卖冰棒的老奶奶 家乡的小巷 买糖果、积糖纸

槐树铁丝上变换的衣裳 跳皮筋的小姑娘

北京教案 篇7

教材简析

《小小的船》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通过诗歌的形式描写了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这首诗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作者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了色彩鲜明的自然景物。课文前两行写月儿的美,从而引起儿童丰富的想象,把弯弯的月儿看作小船;后两行写我坐在小船里尽情地欣赏美丽的碧空和满天的繁星,表现孩子喜悦的心情。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教学理念

1、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师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学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把诗歌描写的意境先推到孩子们的眼前,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审美期待,借以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维。

2、在比较句子这一环节中,通过四人组的讨论,孩子们在汇报学习中,相互倾听小伙伴的发言,共同求得多种不同答案,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通过与他人互动交往,引发新的思考,潜在的智慧在同伴的启迪下得到开发,既求异也求同。在这经常的相互交流、相互补充中,他们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合作的重要,有效地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共同探究的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会认5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借助课文内容和插图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借助课文内容和插图展开想象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学会生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借助课文内容和插图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你知道船是干什么的吗?它在哪行驶?

讨论:个别回答

二、新授

1、老师也带来一条小小的船,请看,它不是在水里的船,而是挂在空中。

看一看课件

2、课文中就有这只小船

(1)自由读

(2)个别读

(3)同桌读

3、天上只有月亮那有船呢?

(1)边读边思考

(2)简单说说

4、你想坐上这条弯弯的小船吗?用你的读把你乘上小船的感觉读出来。

(1)自由体会读

(2)个别生读

(3)配乐读课文

5、闭上眼睛体会读,音乐欣赏

三、作业:把今天学过的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教学反思:本课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能借助课文内容和插图展开想象,学生对天文产生好奇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3个生字,会认5个字。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课文

2、认读词语

二、新授

1、认读生字

2、学习生字(引导自学)

3、书写生字,师巡视辅导

三、练习

1、生字扩词

2、练习生字

作业:课外想像编故事

1、有一天我到了月亮上……

2、有一次,我在梦里飞到了夜空,周围都是闪闪的星星……

四、

板书:

13小小的船

弯弯的小小的

小小的两头尖

闪闪的蓝蓝的

教学反思:本课重点指导汉字的书写,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多数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能初步感受到汉字的美。学生在书写时能够认真观察,个别的学生观察不认真,写字的姿势还需要纠正。

《精选北京教案范文集合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