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范文 > 说课稿

《寓言》说课稿

时间:2024-07-16 10:46:52
《寓言》说课稿

《寓言》说课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寓言》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寓言》说课稿1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谈话:你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

故事的最后谁得了冠军?它为什么能得冠军呢?如果它们再举行一次比赛,你会想什么办法使小白兔反败为胜呢?

2、揭题并板书

二、学文明理

1、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灯片出示)

①、比赛时以为“我准拿第一”的许小满,为什么没讲好

②、从未参加过讲故事比赛的凌云,为什么讲得有声有色?

2、学生分组思考讨论。

3、指名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回答。

4、讨论:

学了课文,如果让你从许小满和凌云中选交好朋友,你会选谁,为什么?

5、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辨析明理

1、说一说

《知了学飞》的寓言告诉我们什么?

2、议一议

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用“yes”or“no”回答,并说明原因)

3、记一记

齐读格言,并背一背

4、读一读

读故事《学演讲》想想:苏格拉底为什么要教那个年轻人两门功课?

二、总 结

自满是失败的祸根,谦虚是成功的法宝。记住“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要虚心,不自满。

满 招 损 谦 受 益

《寓言》说课稿2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感悟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4课《寓言两则》。

2、课题里有两个生字,谁能把他们读一读?

3、什么是寓言?寓言就是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寓言两则”就是两个寓言小故事。

4、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揠苗助长》

二、初读课文

1、学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识课文里的生字词。

课件出示“焦急、宋国、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纳闷”等词语,学生读词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揠苗助长》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三、指导读文

1、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农夫想让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

2、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内容,师范读

3、大家注意看“焦急” 的“焦”,我们应该怎样记住它?

生描红

4、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一段,边读边想,哪些词让你感受到农夫的焦急?

5、课件出示: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巴望”是什么意思?

6、课文中为什么要用“巴望”而不用“希望”呢?我们把词语换进去读一读,看一看。

课件出示: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他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7、农夫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所以就——(课件)天天到田边去看。

8、这段中还有个地方表现出农夫很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一起看句子:(课件出示)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9、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有长吗?农夫为什么觉得它一点也没有长?

10、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体会一下农夫的焦急心情。

11、心里着急就得想办法啊,于是就在那想啊想啊,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的办法。它的办法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看看他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

12、同学们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13、想出了办法应该很轻松才对,农夫怎么会“筋疲力尽”呢?

14、课件出示图片:虽然是这么的累,你看看他脸上的表情:高兴着呢,因为他算是看到了自己的禾苗生长了一大截。

15、看到自己的禾苗生长了一大截,虽然累,但还是高兴,同学们试着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16、农夫觉得自己的办法怎样?

17、读第三自然段。

18、都这么累了,农夫怎么还这么兴致勃勃的呢?

19、 齐读这段话。

20、农夫这么急着让自己的禾苗快快长高,得到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齐读第四自然段。

21、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如果你是这个农民的儿子,看到了这一幅情景,你想对农夫说些什么呢?

22、 现在你知道“揠苗助长”的是什么意思吗?

四、 表演内化

1、这么精彩的故事,同学们想不想演一演啊?

2、表演结束了,老师想采访一下他们。

(1)“农夫,看到你的禾苗长了一大截,心里怎么样啊?”

(2)“小禾苗,被农夫拔了上来,你有什么感觉?你想对农夫说些什么吗 ?

3、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场景,你想对农夫说点什么呢?

4、学习完了这则寓言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5、我们不光要明白这个道理,最重要是要真正引以为戒,在生活中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寓言》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寓言二则》中的第一则《掩耳盗铃》。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以及说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选自语文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课,讲了一个盗铃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铃的故事。讽刺了那些自己欺骗自己的人,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骗了自己,骗不了别人,这种人是极可笑的。

这则寓言以文言文的形式向我们讲述,全篇共42个字,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约、生动。

2、说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自学,掌握“掩耳盗铃”这则寓言中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过程方法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这则寓言。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并用这个词造一个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悠久 ……此处隐藏23479个字……----------

3、翻译句子。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蛇本来没有足,你怎么能为它画脚呢?

4、写出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讽刺了那些不顾客观实际,自我卖弄,弄巧成拙的人。

六、推荐作业:

续写《智子疑邻》,邻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怀疑对象,有怎样的反应?

《寓言》说课稿15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生寓言》(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人生寓言》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两则寓言都依据辩证逻辑构想而成的。本单元在内容上紧承第一单元,仍以人生为主题。但侧重点稍有不同,第一单元侧重人生感悟,本单元侧重人生理想和信念。在本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中,《人生寓言》是其中意蕴深长的一篇,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好教材。(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要求,结合新课标“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要求,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及复述寓言故事;

(2)了解寓言的特点,探究并简要概括寓意;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

(2)揣摩《白兔和月亮》语言的精美和《落难的王子》构思奇妙。

(3)学习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入手,探究寓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寓意,培养学生应对财富和不幸的审美心态和坚韧意志。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a 诵读;

b 抓住关键情节,揣摩寓意,并联系生活体验进一步加深对寓言哲理美的理解;

(2)、教学难点

理解《白兔和月亮》中对人类的讽刺和《落难的王子》的奇妙构思。

二、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对于像本文这样有趣的寓言故事,学生比较感兴趣,因此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我对这堂课总的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即“主动学习于好奇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寓言,在轻松氛围中走进寓言。

三、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我教读本课的指导思想是: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因此,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分角色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及媒体教学法。

说学法: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据此,本节课堂上从朗读、复述、抓关键词语句子入手,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合作、师生共同探究,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在阅读中领悟,逐步理解课文蕴涵的深刻道理。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名言导入,初步感知

英国哲人培根说过:“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绝非没有安慰和希望”。一只先前心旷神怡地赏月的白兔,一旦拥有了月亮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一位先前极为脆弱的王子,遭遇凶险的厄运却能勇敢地承受不被打倒。周国平的《人生寓言》将为我们阐述如何去应对幸运和厄运这人生两大难题。

设计意图:通过名言导入,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环节二、资料助读,预习反馈

1、简要介绍寓言及作者周国平;

2、字词积累。教师检查学生课前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积累文学常识和字词,落实基础,扫清生字障碍,为诵读打下基础。

环节三、自由诵读,请你复述

自由诵读并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代表进行两则寓言复述,教师简要评价。(具备“完整准确,突出要点”的复述能力)

设计意图:该环节的设置可以很好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达成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环节四、整体感知,研读赏析

在这个环节我将分别阐述《白兔和月亮》与《落难的王子》的设计过程:

1、《白兔和月亮》

问题一:这则寓言的主题词是“得失之患”,在情节发展中有两处转折,请学生加以概括。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关键环节入手揣摩寓意,让学生从白兔的不同心境中体会白兔最后的决定。同时为下一问题做了铺垫。

问题二:“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了诸神之王,请示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寓言中这样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进而引出对人类行为的思考和感悟,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重点。

2、《落难的王子》

问题一: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应该如何对待苦难的道理,作者假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落难王子的人生感悟是什么?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否可以概括为“只有遭遇厄运才能坚强起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王子的人生感悟,并从中悟出这篇寓言的寓意。在两则寓意的对比中,去领悟面对厄运时人应该有的一种坚韧意志和勇于担当的态度。

问题二:《落难的王子》这则寓言虽然短小,但情节却是一波三折,引人入胜。那么这则寓言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从人称、事件设计、语言反复三方面思考)

设计意图:从对寓言故事的构思中,了解写作特点,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让学生多留意生活,多从生活中去发现,去创作。

环节五、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将两则寓言连贯起来思考,进行比较阅读,你有什么启发?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结果。学生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该环节的设置就是为了实现对学生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开放性,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环节六、课堂小结

两则寓言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绝非仅仅只是寓意,希望同学们在幸运或厄运来临时,能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坚韧的意志去面对,相信你的生活定会丰富精彩。

环节七、课后作业

1、写课后生字。

2、试写一篇寓言故事。

设计意图:我把课后作业分为知识类和习作类。用意在于让学生既巩固知识点,又发挥发挥学生想象力,学以致用。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脉络。

《《寓言》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